鄉村振興產業先行,今年以來,分水鎮黃林埡村加快推進撂荒地整治復耕工作,盤活閑置土地400畝,搶抓農時加快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進度,助力糧食穩產增收。
眼下正是大豆播種的時節,在分水鎮黃林埡村,現代化大豆播種機穿梭田間“大顯身手”,實施著精準播種。今年以來,黃林埡村采取“2+2”和“2+3”套種模式,增加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農作物的邊際效應,增加密度、提高產出,群眾積極性非常高。
“開墾了400畝撂荒地用于發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收獲后大豆大約是12000斤,玉米大約20000斤左右,年產值可能是在16萬元左右。”分水鎮黃林埡村第一書記謝波說。
據了解,分水鎮黃林埡村在采取新型種植模式的同時,還邀請農業專家指導團隊走村入戶進行田間講解,幫助群眾解決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中的技術難題,讓更多新技術、新模式、新理念落實到田間地頭,讓糧袋子、錢袋子得到雙豐收。接下來,黃林埡村將在撂荒地治理、閑置土地合理運用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鄉村振興向縱深發展。
“我們把黃豆和玉米收了過后,現在計劃下一步我們用于種植小麥。我們現在鄉村振興工作,一是把基礎設施提高一些,把路修好,該擴寬的擴寬,二是我們大棚蔬菜,400畝的建設加快進度努力為老百姓增加收入,持續為鄉村振興助力。”分水鎮黃林埡村第一書記謝波說。(文/李佩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