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習近平總書記在川視察時指出,要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加強良種和良田的配套,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作為農業大區,近年來,安居區加強良種良法、良技良機等集成推廣應用,做好水稻的種子選育、水稻壯秧、田間管理、收割等環節,為新時代“天府糧倉”建設扛牢安居擔當、作出安居貢獻。
這幾天,三家大米現代農業園區的水稻相繼成熟,連片的稻田像金黃色的地毯。在三家鎮長嶺崗村,水稻收割機在稻田里來回穿梭開鐮收割,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層層稻穗被卷入機械中,一粒粒稻谷被收入“囊”中,割稻、脫粒、碎秸還田、裝車一氣呵成,不到10分鐘,一畝田就收割完畢。
“今年用的品種是“蜀香優636”,現在的畝產量是五到六百公斤,我們今年做了200畝,水稻收割完后,下一步送往加工廠進行加工,烘干,制成米,抽真空,銷往各地。”三家大米現代農業園區種植戶冉勇軍說。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據了解,冉勇軍口中所說的“蜀香優636”是今年三家大米產業園區的紹兵家庭農場與當地種植大戶合作試種的新型水稻品種,該品種具有熟得早、產量高的優勢,今年冉勇軍家的水稻就比去年增產了近10%。今年,紹兵家庭農場與其他種植大戶合作育苗種植水稻2萬余畝,包括“蜀香優636”“天隆優619”等在內的多個品種。待水稻收割完后,還將投放蝦苗,提高稻田綜合生產能力,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富民增效。
“我們與四川省農科院和四川省種業集團合作,選擇了“蜀香優636”和“天隆優619”等,每畝產量可達1200斤左右,明年推廣到大米產業園區10萬畝基地,預計可達6萬噸左右。”紹兵家庭農場農場主曠世力說。
近年來,安居區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以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集成推進良種、良田、配良法,加強水稻育苗技術培訓和農民田間管理指導,提升水稻品質、效益,為今年水稻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據了解,8月16號,遂寧市調查隊組織相關人員還對安居區三家鎮蘆城村的水稻進行了測產,經現場實割實測,今年安居水稻畝產612公斤,同比去年高出19.5%。全區今年大春農作物播種面積共88.4萬畝,其中水稻種植達25.8萬畝,預計可產稻谷13.6萬噸。(文/龍思佐 廖錦輝)